翻页   夜间
墨漓书屋 > 隋唐:融合蚩尤传承,开局诛宇文 > 第116章 高人上门杨暕大喜,先生在世诸葛?
 
“你可有见过书信内容?”
看完这绝笔信,杨暕看向李三问。
“没有。”
李三摇了摇头。
密信有记号,若是提前打开密信,那么记号便会损坏。
那记号完整,没有损坏的痕迹。
所以杨暕也信了李三的话。
“你与黄松如何认识的?”
杨暕又问。
“只是数面之缘,已成生死之交。”
李三沉吟道。
“可是为何孤从未听闻黄松提及你?”
杨暕有些好奇。
黄松常年伴他左右,几乎鲜有知己。
若有那么个知己和能人,黄松怎么可能不说?
“因为在下喜好当个闲云野鹤。”
李三回道。
听到这哈,杨暕便上下打量李三一眼。
还真别说,这李三真有一股世外高人的感觉。
一时间,杨暕内心狂喜。
他本来还头疼,黄松一死日后无人为他出谋划策。
没想到,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,就有高人求见了。
“咳咳。”
杨暕咳嗽一声,收回自己思绪,特意拉长音调问:
“黄松已死,他把你托付给孤,此事你可知晓?”
“不知,在下没有那个福分被殿下照料。”
李三婉拒。
听到这话,杨暕不由地高看李三几分。
传闻中的世外高人,就是这样了。
对什么功名利禄都不看重。
对比起卷入朝廷斗争,更喜欢自由自在。
越是这样的人,眼界越是可怕!
“说不准,还是个再世诸葛亮!”
杨暕心中暗道。
若得这等高人相助,他杨暕还怕什么?
“你与黄松交情如此之好,孤也与黄松关系不错,以知己相待!”
杨暕一脸诚恳。
众多禁军都愣了一下,他们还从未见过齐王这幅模样。
不知情的,还真以为齐王是一个求贤若渴之人。
听到这话,李三沉默良久。
“若你不愿意,孤也不强求你,孤只会愧疚没能完成黄松的嘱托。”
杨暕叹息一声,背对李三。
李三眉头紧锁,似乎在纠结。
杨暕正透过一面铜镜观察,他眼中闪过一抹杀机。
如若李三不答应,杨暕必定会毫不犹豫的取了他性命。
杨暕可不是个善茬,而且他很清楚一点,李三这等高人若不能为己用。
还不如杀无赦!
以免日后,成为自己心腹大患。
“为了黄松,也为了殿下大义,在下同意!”
片刻之后,李三郑重其事的拱手道。
听到这户,杨暕松了一口气,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:
“这样才对!”
李三正欲行礼,就被杨暕一把扶住:“来人,还不准备美味佳肴款待先生!”
“殿下,不用如此破费!”
李三连忙拒绝。
“你若拒绝,就是心有芥蒂!”
杨暕佯装不悦。
听到这话,李三只好应下。
不消片刻,美味佳肴全部摆满。
杨暕给是叫来出名的乐师,为李三演奏声乐。
另外,还让人拿出美酒。
总而言之,是好吃好喝的招待。
也是李三不近女色,不然杨暕还有其他安排。
就这样,酒过三巡之后,杨暕突然放下酒杯长叹一声。
“殿下,是有什么烦心事吗?”
李三好奇的问。
“你对黄松的死,难不成不好奇?”
杨暕反问。
“处在这种位置上,本就是生死难料。”
李三直眼。
“先生看得透彻,让孤甚是佩服!”
杨暕连忙抱拳。
“殿下,切莫如此,在下受不起!”
李三见状,连忙去阻拦。
“唉,孤与你不同,是个重感情之人,何况黄松就如孤的结拜兄弟一般。”
杨暕忧愁满面。
“没想到殿下,竟是如此重感情之人。”
李三感慨道。
“无论如何,孤都要给黄松一个说法,孤恳请先生帮孤一把!”
说着杨暕便要起身行礼。
“殿下,这使不得!”
李三大惊。
“先生可愿意?”
杨暕问。
而且看这个架势,李三不帮他就不起来。
“唉,在下为了黄松也为了殿下,愿出一份之力!”
李三叹息一声,终于答应下来。
杨暕闻言,心中暗喜。
以他的性格,就算李三不答应,他也不会跪下去。
何况杨暕吃准了,李三这样的人,绝不会让他如此。
所以,李三答应是必然。
这些,也是黄松教他收罗人心的手段。
“不知道在下,该如何为殿下分忧?”
李三沉声问道。
杨暕也不隐瞒,把李家的伎俩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。
以及黄松最后一次布局等等。
“不愧是黄兄,这计策一箭双雕,一旦成功殿下便可高枕无忧!”
李三赞道。
听到这话,杨暕内心大为满意。
这就是他曾经的谋士,手段和计谋都是上上之选。
“不知眼下孤该如何破局,铲除了李家?”

收回思绪,杨暕忙问。
杨铭都是其次的,胆敢杀了黄松冒犯他威严的李家,才是首选!
“殿下很简单,把四王府黄纸的事情,改成李家所为便可。”
李三微微眯眼道。
“就那么简单?”
杨暕愣了一下问。
“就那么简单,另外收拾黄松的尸体,还有找几个太原的人过来。”
李三又吩咐了一句。
“何解?”
杨暕不解的问。
他不明白,李三的这些安排有什么意义。
“把黄松的死挑明,到时候陛下会怎么想?”
李三微微眯眼。
“怎么想?”
杨暕又问,都不带自己去想一下的。
“陛下肯定认为李家要造反。”
李三无奈回道。
“太原的人坐镇,可以敲定李家滥杀无辜的罪名。”
他补充了一句。
“到时候,就是父皇把李家满门抄斩?”
杨暕忙问。
“还没有到这一步,但继续发展下去,也会到这一步。”
李三嘴角微微扬起。
“可是具体的要怎么做?”
杨暕知道计划,却不知该如何实施。
闻言,李三便凑近杨暕耳边,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。
就见杨暕两眼发亮,不断的点头。
“这一切,全靠殿下自己,在下就此告退。”
李三起身行礼。
“先生不在齐王府住?”
杨暕忙问。
“殿下若有需要,可以随时差人去京外西北的一座茅庐找我。”
李三回道。
“甚好。”
杨暕连连点头,不多挽留。
李三头也不回的离开,杨暕也立马开始实施计划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