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墨漓书屋 > 天命玄鸟,华夏始焉 > 第112章 调教少年终为王!
 
“孩儿知晓了!”

嬴政连忙点头。

“既然如此,今日和明日两日你且放松,之后再开始学习罢!”

秦王子楚如此说道。

“唯!”

再次交代了嬴政几句,秦王子楚才起身离开,不过刚刚走出太子宫门。却遇到了迎面走来的赵姬。

“妾身见过王上!”

赵姬行礼。只见赵姬身着黑红相间的长裙,头上扎着简单的发髻,有几根木簪束缚,但是柔媚的容貌却愈发靓丽,让人沉醉。

却见秦王见到是赵姬,脸上露出了笑容,温声道:“政儿今日刚刚返回,跟随神鸟学习,自然辛苦,你且过去陪陪政儿,让其放松两日。”

“唯。”

赵姬点头。

“嗯!今晚……”

秦王子楚同赵姬再次说了几句话,便大步离开了。

赵姬这才匆匆进入太子宫,看到了里面的嬴政。

“政儿!”

赵姬自然看出了嬴政的变化,当即心疼的上前,将嬴政拥入怀中,抚摸着嬴政的脑袋。

“瘦了,也变黑了……”

赵姬如此说道。

“娘亲,无碍的……”

嬴政被赵姬拥入怀中,无奈的说道。挣脱不了自己母亲的怀抱,只能默默忍受。

片刻,赵姬松开了嬴政,开始询问这几天过的如何,嬴政一一诉说,这引得赵姬很是不解。

“既然政儿你拜神鸟为师,为何神鸟却不传授与伱治国之道,亦或是兵法,怎么会让政儿你如此辛苦,过那如同野人般的生活?!”

说到此处,赵姬很是不忿,且有些许愤怒之意。

嬴政连忙安慰,道:“这其中自然有师父用意,娘亲勿忧。”

赵姬本是贵族之女,其中道理,自然知道,此时只不过是心疼自己的儿子罢了。

母子两人再次聊了一会儿,嬴政便开始读书,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好学,赵姬露出欣慰之色。

她不禁想起曾经在齐国之事,身在敌国,她严厉要求嬴政,此时再想起曾经自己的诸多做法,也不禁心疼当时自己的儿子。

罢,赵姬摇摇头,低声交代几句太子宫之中的使者宫女,也悄悄离去了。

接下来,宫室之中只有嬴政在读书,同时有侍者宫女时不时为嬴政添加茶水、剪烛火。

当然,嬴政也会时不时发出疑惑,亦或是表达感悟,将其书写下来,待十日之后,带去骊山神鸟殿,询问师父神鸟。

“儒家尊崇以‘仁’和‘礼’治国,这更像是尊崇周礼,而法家以‘法’治国,追求以‘法’衡量国内百姓、贵族等一切言行,墨家以机关之巧而强国,比如如今只秦国,有诸多墨家之人为秦锻造兵甲……”

嬴政沉吟着,提笔在竹简上仔细记下。

“这儒家学说却也有不少可以借鉴之处,法家为根本,墨家辅助之,农家……”

……

如今天下五国,秦国派遣相国吕不韦灭东周,至此周朝彻底灭亡。

其余五国皆惊,秦灭周,天下渐有共尊秦国之相。

同时,秦国伐魏、伐韩、伐楚,得城四十余座。五国畏惧秦国之威,不敢与秦国交战,只能割城以得朝夕安寝。

诸国已知秦国之所图,心中惊惧,然又无可奈何。

嬴政已经十二岁了,身体逐渐长成,容貌也变得更加成熟。跟着身体一同成熟的,还用嬴政的思想。

“师父,若是秦国统一六国,天下无有战争,而以如今之秦国,是否能够适应天下一统之后的治理?”

“而秦一统天下之后,又该如何?是否效仿周,分封诸国,拱卫天子?”

“师父,法家……”

山谷之中,一处颇为幽静的竹屋之中,嬴政坐在竹子打造的桌案之前,目光炯炯的望着神鸟,如此询问道。

在他的旁边,堆满了竹简,其中,有法家之言、有儒家之言、有墨家之言、有农家之言……

如此多的书,皆已经被嬴政所读。

听到嬴政之问,白止心中露出了笑容,教授了嬴政几年,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成果。

此时的嬴政,能够对统一天下的秦国如何治理天下而产生思考,就成功了!

当然,并不是说在原本的历史上,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,嬴政并没有思考如何治理偌大的王朝。

恰恰相同,历史上的嬴政也深深思考之,甚至是在朝会之上,询问群臣,是行分封,还是行郡县!

同时召集东方六国儒生,询问治国之道。

并且设置七十二博士,广纳百家学说!

焚书坑儒,甚至并没有后世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彻底。

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才是在政治上、统治阶级上对除却儒家的百家学说一种灾难。

焚书坑儒,只不过是坑杀当时诋毁秦始皇的儒生、言论之书罢了!

此时,白止听到嬴政之问,思考片刻,不禁说道:“如你所看,周天子威严旁落,因为何?”

“因为……”

嬴政沉吟,最后道:“因为诸国征伐,皆不尊天子!”

“这只是表面!”

白止摇头。

“周天子威严之所以旁落,原因有很多,其中之一便是你所说的分封。”

“还有一点,那便是周天子的统治,在于‘周礼’!”

“周礼……”

嬴政沉思。

见到嬴政陷入思索,白止继续道:“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阶级之分,全在于周礼,周礼如何让其诸国全部尊崇?”

“无他,唯礼尔!”

“天子六驾,诸侯四驾,此乃礼,不可逾矩!”

“诸国若是尊崇天子,自然尊崇周礼,若是心中不尊天子,天子又如何?”

“若是一国如此,无妨,天子令诸国讨伐之;而诸国皆如此,周天子又如何?”

“诸国讨伐天子矣!”

“政明白了!”

听到白止所言,嬴政当即点头,道:“周治理天下,唯有礼,而无法!”

“不,应当是无完备、为黔首所知的法!”

白止纠正道。

他想到了同时期的罗马帝国,罗马帝国地域广阔,偌大的帝国自然也需要法,但是法的解释权归贵族所有,后来平民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,而诞生了十二铜表法。

使法让平民所知,也被平民所解释。

至于秦国,据白止所知,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国对天下百姓蔑称为黔首,或许,并不屑于让黔首知法。

于是,黔首多有对秦法之误解,或许这也是秦灭原因之一。

“若是如此,秦国一统天下之后,当以法治国!”

嬴政重重的点头,如此说道。

白止却又将话题回到原来,道:“之前如你所言,秦国之耕战,乃是为灭六国而存,此时,六国已灭,天下一统,秦国养兵百万,空耗国力,又该如何?”

“这……”

嬴政陷入了沉思,片刻,道:“当改之!”

“如何改?”

“秦卒征战多为军功,可以将军功之获得方式更改之,不再局限于在征战之上,亦或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。”

嬴政认真思索,道:“可以修建城池、修建道路、戍守边疆……”

“历经战争,想必诸国城池多有损坏,如此用士卒来修建,工匠指导,也可省去了征徭役!”

听到这里,白止已经听到了令他满意的答案,知道嬴政已经可以出师了,于是道:“法家之书并不是天地唯一道理,汝可以深读他家之言,举一反三,相互融合,不必讲究门户之见!”

“政,谨记之!”

山谷之中,阳光明媚。溪水潺潺,绿草如茵。阳光透过茂密的绿叶在草地上撒下细碎的光斑,梧桐树下,一座绿色的竹屋之中,一身着普通衣服的少年正在读书。

片刻,他站起身来,捡起一旁的斧头,开始劈柴,点燃鼎下柴火,开始熬煮午饭。

如此经历,已经持续了几年,嬴政已经非常熟悉了。

然而,就在此时,神鸟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身旁,然后语气严肃地道:“秦王有疾,令汝速速回返!”

“什么?!!”

嬴政闻言,手中的干柴顿时掉落在了地上。

与历史上有所不同,此时的嬴政与秦王子楚感情很好,除了孩童之时从齐国逃回秦国,其他时间,也算是幸福美满。

此时陡然听到自己的父亲竟然有疾,让他心中惊慌。

连忙起身对神鸟行礼,然后登上了一旁踏雪之背,快速向咸阳城而去。

……

秦王宫。

秦王寝宫。

此时,宫殿之外皆是医者,他们面容严肃,脸上露出悲戚之色,至于侍者宫女等人,也恭敬地跪在地上,宫宇之间,笼罩上了一层沉郁。

同时有秦国宗室、朝中重臣,相国吕不韦等。

此时,看到身着普通服饰的太子嬴政匆匆而来,皆恭敬地让开道路。

一旁的相国吕不韦见到嬴政的模样,忍不住蹙眉,不过此时露出恭敬之色,迎上嬴政,道:“秦王在内,等候太子已久。”

嬴政恭敬地对吕不韦一礼,才大步匆匆走进了宫室之内。

峥嵘轩峻的宫殿之中,帷幔高挂,烛台煌煌,青铜立柱之上有上古猛兽咆哮。

然而,嬴政进来之后,却目光紧盯着最前方的床榻。

只见床榻一旁,又有医者侍立,却见自己的娘亲也在一旁,同时,床上还躺着一位发丝灰白、面容憔悴的老人。

秦王子楚不过不惑之年,从面容来看,却犹如耳顺老者,尽显苍老。

似乎是注意到了有人进来,皆看向嬴政,当即,秦王子楚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却见嬴政面容严峻,并无惊慌,昂首挺胸,气势从容不迫,这让秦王子楚很是满意。

当即虚弱地抬起胳膊,示意嬴政坐在自己身旁。

“父王……”

嬴政声音悲痛,目光模糊,流出了泪水。

“政儿莫哭,生老病死,乃天地伦理,或许是寡人时间到了……”

秦王子楚安慰道,随即仔细打量着嬴政,目光之中充满了慈爱,并未提及任何关于自己疾病之事,反而询问嬴政之学识,考量一二。

嬴政恭敬地一一回答。

最后,秦王子楚的目光之中更加的满意,注视着嬴政一会儿,最后才道:“东方五国并无威胁,五国皆惧我秦国,只需按部就班,便可一一将其覆灭,天下一统,指日可待!”

“只是可惜,寡人看不到了……”

说完,秦王子楚深深看了一眼嬴政,似乎将自己的夙愿寄予在了嬴政的身上。

最后,直接道:“政儿,你且出去吧……”

……

吕不韦看到太子嬴政走出了宫室,连忙过去,询问秦王如何。

对于吕不韦,嬴政自然是尊敬的,甚至自己这个太子之位,也有些许功劳因为吕不韦。

当然,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初神鸟苏醒之时的一句话。

“回相国,王上让您进入……”

还没等嬴政回答,就有侍者从宫室之中走出,恭敬地与吕不韦说道。

……

秦王有疾的消息不胫而走,一天的时间,整个咸阳城皆知。秦人心中担忧,而他国之人,或许是在弹冠相庆。

无论如何,个人的命运或许同历史绑定,但又只不过是历史之中的一粒尘埃,掀不起任何浪花。

酉时初,夕阳喋血,天空血红,秦王薨。

一时间,整个咸阳城陷入了悲痛之中,短短四年光景,秦国历经三位秦王,对于秦国来说,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。

秦国与东方五国前线,秦卒皆退,不动刀兵。五国之兵趁此,发兵前线,夺城。

更有细作来往于秦国咸阳与东方诸国之间,欲插手秦国新君继立之事。

然而,秦国秦王子楚薨,将国事交付与国相吕不韦。吕不韦大权在握,秦国上下皆听国相之言。

对此,秦国上下无任何异议。

他们并不是对国相吕不韦心中忌惮,不敢言说。

盖因如今太子之师,乃是神鸟!

果然,第二日,吕不韦召集群臣,在咸阳宫拥立嬴政为秦王,并且处理先王之后世。

十二岁的嬴政身着暗红色王服,头戴冠冕,端坐于王座之上,看着大殿之中的群臣拥立新王,心中却从未有过的平静。

他不禁心中放空,开始回想起曾经在骊山之中跟随师父学习的时光。

他记得,曾经最凶险的一次,便是在山中遇到了一对象,自己无意惹怒对方,引得两头象追击自己。

当时的自己亡魂尽冒,心中惊悸,幸好有踏雪相救,才赶跑了两头象。

这是他近年来最为紧张的时刻,但是,此时终为秦王,却反而格外的平静。

连曾经已经忘却、模糊了的记忆也变得清晰无比了。

“诸位、免!”

嬴政少年独有的声音响起,回荡在宫室之内,以略显威严。

成为秦国新王之后,迎接嬴政的,便是无尽忙碌。各种礼仪、朝会需要嬴政参加,并且需要询问嬴政嬴政的意见。

至于政事,虽然有国相吕不韦代为处理,但是重要之事,吕不韦也需要请示嬴政。

毕竟,吕不韦也惧怕秦王嬴政身后的神鸟!

秦王虽为少年,国相大权在握,但是依旧不好逾矩。

半月流逝,先王后事已然结束。百官商议,秦王嬴政下令,先王谥号庄襄,是谓秦庄襄王。

庄襄王遗诏,后事从简,陶土车马殉葬,不可奢靡。

新王年少,国相吕不韦摄政,然诸事却仍需新王下令。

就在秦王嬴政正在跟随国相吕不韦身旁,学习处理国事之时,突然又有侍者来报,称有楚国使者来访,欲求见秦王。

秦王嬴政好奇,毕竟庄襄王之丧事,诸国皆已派遣使者吊唁,此时却又有使者前来,恐怕是另有其事。

秦王看向一旁的吕不韦,吕不韦对着嬴政微微点头,秦王嬴政才道:“既如此,通知楚国使臣,待明日再召见他们!”

交代一句,嬴政不禁好奇楚国突然前来,又是为了什么。

……

嬴政继秦王位的消息白止自然是知道了,不过并没有去秦王宫。

“想必现在的嬴政,应该是最忙碌的时候吧……”

白止心中如此想着。毕竟每一位秦王刚刚继位之时,都是最忙碌的。

看着天空之中的圆月,不知不觉间,又到了十五,不过,先秦之时并未有中秋这个节日,甚至秦汉之时都未曾有。

看着皎洁的月光散落在山谷中,月光与溪水柔杂在一起,让人目光错乱。

树木之影,犹如水荇交横,梧桐树下,却静悄悄的一片,没有节日应有的喧嚣热闹。

……还是有的!

白止低头看去,只见踏雪却趴在马棚之中,露出一个脑袋,正侧着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。

自己在想什么?

作为一只神鸟,终究是过不上团圆的中秋了!

白止沉默片刻,然后身影顿时消失,出现在了咸阳城内。此时,整个咸阳城上空,夜幕之上,一轮圆月高悬,月光之下琼楼玉宇犬牙差互,勾心斗角。

随后,白止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秦王宫之中,出现在了秦王嬴政身畔。

亥时初,秦王嬴政还未睡,只见他坐在桌案之前,正在翻看着手中的竹简,眉头微蹙。

甚至连白止的出现都未察觉到。

白止见此,微微皱眉。

想到后世的历史中记载的犹如工作狂人的秦始皇嬴政,白止直接道:“……”

(本章完)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